close

上星期是投資課程的最後一堂,大家都要上台報告,不管是心情故事或是股票分析。我分享了最近在看的一本書《到底要吃什麼》,書有點厚重(436頁)與敘述冗長不好整理,剛好找到九月份的台灣光華雜誌有相關的文章名稱為《消費革命,從吃開始 》,很適合大家對現今的消費迷失有個概略說明。經濟不景氣,不僅每分錢要花在刀口上,更要花的有價值。


消費革命,從吃開始 2008年9月第024頁 文‧李珊 


你知道你常在咖啡廳點的牛肉三明治,那片進口煙燻牛肉來自哪裡?又是如何飼養的?還有,大賣場中羅列堆積的蘋果、包心菜、玉米、洋蔥是如何種植,經過多長的「食物哩程」,又耗費了多少能源和資源?外食吃什麼?忙碌上班族以快速、美味、便利為首選;冰箱空了該補貨,「天天都便宜」恐怕是主婦採購的指標。面對琳瑯滿目的食品,人們多半依循慣性、喜好甚或廣告而行,卻不曾深思每一口食物的背後產製過程,以及隨之牽動的環境、生態、社會複雜影響。面對石油價格飛漲、全球糧食危機陰影,別忘了,你的餐桌抉擇,將是最有力、最有效的解決方法。
走進松青連鎖超市潔淨明亮的展示區,「五色蔬果健康密碼」看板標示著:白色增強免疫力、黃色抗氧化、紅色保護心臟......」;柔和燈光下,紅、黃、白、綠、紫的蔬果閃爍著光澤,按顏色、高低不等的陳列美感,彷彿一場繽紛的蔬果星光秀。近來更名為「MATSUSEI」的松青,以營養和高品質為轉型訴求。「我們的本土產品佔6成、進口佔4成,」松青超市總經理張明昆表示,為了市場區隔,他們不走其他通路偏好的進口品項,而是積極尋找台灣各地獨特的當令蔬果,如屏東高樹鄉的蜜棗、南投信義鄉的「黑紫玉」葡萄等,今年還辦了屏東、花蓮、台中等地的特色農產促銷活動。「但做起來滿辛苦的,」他解釋,以自然方式栽種、不施打荷爾蒙的農產品生長期長,產量也低,價格自然比企業化大量生產的進口蔬果高,許多消費者即因價格而卻步。
享有全世界?
檢視台灣各大超市賣場,像松青這樣推廣本土食材的通路很少,多數賣場不是標榜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級食材,就是以廉價的進口蔬果為招牌:智利富士蘋果、澳洲牛肉、日本杏鮑菇,還有堆積如山的紐西蘭奇異果、加州香吉士,一年四季全年無休。
「長期以來消費者被誤導,以為在同一時段中『享用全世界』是理所當然的。」長期關心有機農業發展的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指出,事實上,自然界並非如此,每種作物都有不同的生長季節和適合地區,人們透過極端扭曲的生產及貿易手段得到的豐富選擇,已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負荷,這些都被消費者忽略了。其中最顯而易見的,是運輸耗用大量化石能源帶來的暖化效應。這也是近年環保人士提倡「食物哩程」概念的原因。
2005年,加拿大人史密斯和麥金諾在溫哥華發起「一百哩飲食」運動,決心要讓自己生活中的飲食材料來源,限制在溫哥華周圍100哩(160公里)以內。因為他們發現今天北美居民的食物,平均來自2,400公里之外,和1980年相比,餐桌上本地食物的比例也減少了1/4。他們推估,以每公升汽油排放2.2公斤二氧化碳來估計,選擇進口蘋果,每公斤排放的二氧化碳約為400克,是食用本地蘋果的20倍!

世紀謊言──「保鮮」
長途運送除了排放二氧化碳、助長全球暖化外,還有許多隱藏之惡。為了讓食物趁鮮上市、更有賣相,農產品必須在未成熟前提早採摘,之後的層層運輸處理過程中,又有很多機會暴露在細菌下,必須以低溫冷藏、各種化學藥劑或放射線來保持鮮度。
國際保育權威珍古德在《用心飲食》一書中舉例,美國許多以工業方式栽種、外表成粉白色的蕃茄,都是在冷藏卡車裡被迫「催熟」,到了超市後還得擺放幾天,才終於上了餐桌;因為淡而無味,倒盡了許多兒童對蕃茄的胃口。荒謬的是,就在紐澤西州超市大力促銷工業蕃茄之際,附近城鎮其實正出產世界上品質最佳的蕃茄,無奈小農被排拒在資本主義工業食物鏈之外,永遠也上不了超市的貨架。
類似場景換到台灣,其荒謬程度也不遑多讓。台北大賣場中堆積如山的洋蔥,多半是從美國、紐西蘭漂洋過海的進口貨,屏東恆春半島出產的大批優質洋蔥卻因為賣不出去,被迫就地以一顆一元的賤價,在公路旁叫賣兜售。「我做過調查,9成台灣民眾不知道恆春出產洋蔥,更不知道現在正當產季(4到10月)。」吳東傑嘆息,恆春每年有600萬名觀光客進出,當地餐廳若能利用在地食材設計料理,洋蔥的命運不至淪落至此。

「廉價」的真相
消費者或許要問,進口蔬果價廉物美,為什麼不該多買?弔詭的是,人類正是因為追求「廉價」,落入市場邏輯,才成為環境的劊子手。「我們真的買得起廉價食物嗎?」珍古德問,購買用工業化大量生產、但以化學物質污染地球和身體的食物,真的便宜嗎?
「美國一年要花90億美元來清除殺蟲劑、除草劑、除真菌藥劑造成的溪流、河川、土壤污染。」更可怕的,是已經證實和環境毒物相關的各種癌症、過敏、不孕等,每年花費的醫藥費已達天文數字。這些環境和社會成本,從來不被計算在商品售價上。環境污染還是看得見的破壞,看不見的,是更深層、影響更廣泛且難以挽救的,如土壤酸化、地力枯竭、作物多樣性被犧牲。
著有《到底要吃什麼》的美國柏克萊大學教授麥可.波倫,為了追蹤工業化糧食背後的食物鏈,親自前往愛荷華州玉米農場訪查。他發現,自從1970年代工業化食品系統的二大台柱──玉米和大豆──登場後,以往雞犬相聞、牛馬遍地,四季變換著玉米、馬鈴薯、小麥、燕麥、蘋果、葡萄等作物的家庭式農場就逐漸消失,原先植物、動物互相滋養的生態鏈,也在牽引機、化學肥料介入後全盤走入歷史。

單一農作,眾多後遺症
化肥問世,加上品種不斷翻新改良,讓玉米收成暴增,正好成為新興工業化畜牧業的最佳飼料來源。在大量牛群需要餵食的情況下,玉米田快速蔓延,佔據了所有耕地,終於形成80年代以後愛荷華州浩瀚田野一片單調的玉米田景象。尤其令人難以想像的是,在這曾號稱「全世界最肥沃」的地區,有半年時間──玉米秋收後到次年5月播種間,大地竟是光禿禿一片,只有黑色碎石遍布其上。這種「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」的作法,增加了收成風險,逼得農民以大量施肥、施藥來避險,例如在每公頃可吸收110公斤化肥的玉米田中,不惜成本地施放220公斤。「總不想因為肥料太少而有閃失吧!」當地農民奈特表示。
於是,那多出來的110公斤化肥,有些蒸發到空氣中形成酸雨,有些滲入地下水層,或者在雨水沖刷下進入河流,污染附近城市的飲用水源。大量的氮肥最終還會隨密西西比河流進墨西哥灣,促使海藻大量生長,遮蔽海面陽光也耗竭了氧氣,導致無辜魚類窒息而死。「目前這類『缺氧』海域仍持續擴大中,」麥可寫到。
在麥可追蹤這條工業化食物鏈的過程中,有一個驚人發現:美國超市平均販賣的四萬多項商品中,竟有超過1/4含有玉米:從加工食品中的澱粉、玉米粉、玉米油,汽水、果汁中用來增加甜度的高果糖玉米糖漿,啤酒中的葡萄糖,到咖啡奶精、優格、美乃茲、罐裝水果、調味醬......,全都含有號稱可改善口感、使食物柔滑容易入口的玉米萃取物。
再追蹤下去,人們會還會驚訝地發現,工業化農作方式是如何大量的吞吃石油。在這個「石化食物鏈」中,玉米栽植需要大量的化肥和殺蟲劑等化石衍生製品、需要耗油量(柴油、潤滑油)極大的牽引機、需要規模龐大耗能的灌溉系統,加上整個過程中無數次往往返返的長程運輸。近兩年石油價格飆漲,導致原已賠本販售的玉米更不敷成本,農民對美國政府的各種農業津貼和貿易保護也依賴更深。

搶救生物多樣性
此外,據聯合國統計,原本被人類當作食物栽種的植物,已從1890年代前的一萬多種,鉅幅縮小到150種,其中成為現代人主食、採單一化大量栽植的,竟不過區區二十多種,除了玉米和大豆,只有榖類作物中的大麥、小麥、稻米;根莖類中的蘿蔔、南瓜、甜菜根、蕃薯、洋蔥;蔬果中的蘋果、香瓜、椰子、包心菜、茄子等。地球糧食的生物多樣性正急速消失中。
令人憂心的是,大量而單一的種植,讓農業系統變得脆弱而不堪一擊。因為自然界的基因變異逐漸消失,一旦病蟲害肆虐,往往毫無招架之力。1970年代東亞就曾經發生大量稻田罹患「草狀矮化病」,導致數億人口的糧食供應岌岌可危。當時科學家夜以繼日地搜羅四萬多種稻米基因庫,希望找到對抗這種疾病的品種,所幸終於在印度山谷中發現一種野生稻米,從中取得抗病基因,而逃過一劫。眼見全球暖化導致病媒變異機率大增,加上旱澇天災頻繁,更可能減少糧食產出,讓單一化農業系統瀕臨崩潰邊緣,聯合國於是將今年定為「生物多樣性與農業年」,呼籲各國政府和消費者支持永續農業的耕作法,確保世界糧食安全。

素食,有機,救地球
建築在石化基礎上的工業化農作制度,弊端多多,但最荒謬的是,多數農作物並非賣給消費者,也不是去救助嗷嗷待哺的各國飢民,卻是進了牛羊的肚子!據聯合國統計,全世界農作物有1/3到半數是餵食給動物,因此而耗用的農地更為驚人,如英國7成農地是用來栽種動物飼料。美國農業部則估計,平均生產一公斤牛肉,需耗費16公斤穀物。世界衛生組織則分析,一公頃農地若種馬鈴薯,可以養活22人,若做為飼料用地,只能養活1-2個人。飼料不敷所需時,得向開發中國家購買,又使得大片熱帶雨林被夷平,為發燒的地球再添加更多二氧化碳。因此近年「素食救地球」已成為保育界的一大重點訴求。
此外,目睹工業化農業帶來的種種健康危機和環境災難後,人類開始重新思考飲食和生態的關係,全球「有機風潮」也因而興起。據統計,十多年來歐美日有機食品的市場一路成長,2007年全球營業額已達370億美金,美國從1990年的10億美元至今成長了11倍,目前還以每年20%的比例攀升中。
珍古德分析有機風潮興起,因為愈來愈多人瞭解「吃有機,救自己也救地球」的迫切性,寧願付出高價要求商家販賣無化學污染的食物;另一方面農民也發現,以多樣作物輪種方式的有機農場,可以大大增加對病蟲害的抵抗力。例如墨西哥有超過10萬名咖啡農改採有機生產法後,產量增加5成;就連加州最大的柑橘業者派拉蒙,也基於改善獲利的目的,將其1/3的土地轉向永續農法。
龐大的商機,除了讓原屬分散式、試驗性質小農制的有機產業愈變愈「大」,也吸引了大型食品企業進軍。「商人對消費者如何花錢一向高度敏感,但當有機運動掌握在大企業手裡時,我們就需要慎重了!」珍古德表示。這些大企業並非和小規模的永續農戶簽約,而是大面積地只生產一個品種的胡蘿蔔或是蘿蔓,然後透過繁複的處理、運輸,送往全美或世界各地。

大型「假」有機
「『有機』的原始精神,是對工業化大量生產和消費模式的反思,」南投「溪底遙」學習農場負責人馮小非表示,以此標準檢視這種跨國大型有機企業,會發現他們只是換湯不換藥,其出發點是搶錢而非救地球。《到底要吃什麼》一書中,麥可.波倫帶讀者探訪了加州幾個大型有機農場。站在數百公頃的綠花椰菜田、一望無際的萵苣田中,有機農場外觀和傳統工業化農場並無二致,不同的是傳統農場的每一種化學用品,有機田都有另一種替代品──如以堆肥取代化肥,以植物有機物質做害蟲防治,較大的挑戰則是如何不用藥劑來控制雜草生長。
至於從採摘到送入超市貨架的過程,這類大型有機農產品也和傳統供應鏈如出一轍。在加州「大地農場」的「預洗沙拉」加工線上,貨車將萵苣送至工廠,進行分類、混合、清洗、烘乾、裝袋等流程,所有設施全程維持在需要強力空調控制的攝氏2度。在將近2萬平方公尺的巨大冰櫃中,員工將生菜倒入緩慢流動著消毒水的鋼管槽,然後經過篩網、離心機、探測器、量秤,最後將一片片嫩葉推入塑膠盒中。這座每星期處理110萬公斤萵苣的加工廠,整個設備和建築物的能源消耗,可以想見有多可觀。據康乃爾大學生物學者比門鐵爾估計,一盒含80卡熱量的沙拉,從栽種、冷藏、清洗,一直到運送到美國東岸消費者的餐盤中,總共耗用了4,600卡化石燃料,也就是每生產1卡食物熱量,需耗用57倍的化石能量!

以古巴為師
場景拉回台灣,當消費者在有機商店或超市貨架上,看到標示著歐美日有機認證的蘿蔓或奇異果時,到底該不該購買呢?「在地、當令、小農這3個原則,是檢視有機精神的根本,」台中「合樸農學」市集負責人陳孟凱表示,對消費者來說,掛著國際有機認證的產品或許安全,但選擇這種由大企業大量生產、飄洋過海的有機產品,其實仍是選擇了以成本利潤掛帥,又依賴機械耕種、高度加工和分裝的化石能源體系,可說和有機精神相去甚遠。
另一方面,消費者若都選擇跨國大企業的有機產品,也將排擠本地小農的生機,扼殺台灣剛冒出芽的有機農業。台灣耕地83萬公頃,其中9成是耕種面積僅一公頃左右的小農,小農一直是台灣農業的重要基礎。在這波油價和糧價同步飆升的危機中,各國都體認到糧食自給自足的重要,台灣小農應如何朝「適地適種」的永續耕種方向邁進?古巴的新農業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向。
緯度和台灣近似的島國古巴,在1990年代蘇聯瓦解後,失去了來自老大哥源源不絕的石油、化肥供應,加上美國貿易禁運,而陷入嚴重的石油和糧食危機。在《社區力量:古巴如何渡過產油高峰期》紀錄片中,記錄了古巴農業和生活方式的蛻變。由於缺乏以石化能源驅動的運輸工具,古巴當局決定以分散式的小農場來耕作,由各社區就地生產,以拉近生產者和消費市場的距離。政府把遺留自殖民經濟時代、專供出口的大蔗園,改成小型菜園,也鼓勵城鎮家庭開闢屋頂農園,或社區鄰里廣闢菜圃,並且以共同灌溉、蚯蚓堆肥、生物性農藥、輪耕、牛隻耕作來進行農事。

今天吃什麼?
經過十多年努力,目前古巴全國8成的農業生產來自有機耕作,首都哈瓦那居民的糧食有半數由都市農業提供,小城鎮的比例更高。目前古巴每年消耗的化學殺蟲劑只有1,000噸,是80年代的1/21。他們破天荒以全國規模實施有機生產的成功經驗,也吸引各國人士前往取經。
古巴經驗再次印證了「在地生產消費」、「小型有機農耕」,是對抗油荒、糧荒的良方,也是建立永續農業之鑰。「每人每天三餐,都是拯救地球的機會,」珍古德博士呼籲。在瞭解石化食物鏈與有機農業的差異後,你的餐桌選擇,也應該有所不同吧?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u571205 的頭像
    wu571205

    MeowMeow的東方安逸

    wu5712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